您的位置:首页 > 精品产科 > 孕期检查 >

出现这些奇妙的感觉,其实是胎宝宝在和你“说话”

来源:西藏现代妇产医院 浏览:

很多人都认为,宝宝出生后才会慢慢的咿呀学语,却不知早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通过胎动试着和自己的妈妈说话了,而大部分的妈妈因为不知道,就直接忽视了,这样也就错过了胎教宝宝的时刻,甚至肚子里的胎宝宝可能还会感到失落和伤心呢。

那么,为了让孕妈妈更好地和胎宝宝交流,进行更有效的胎教,今天现代天使就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当孕妈妈出现这几种奇妙的感觉时,就是胎宝宝在跟你说话哦。

1.有丝痒痒的感觉

一般发生在孕早期,要安安静静的才能体会到。似小鱼咕噜-咕噜吐泡泡;又似蜗牛的触角在探路;很轻,容易被忽略。

@筱筱妈:次发生时,还以为是肠胀气呢。每次发生都在我肚脐眼左侧平行的位置。

胎宝宝可能表达的是:我已经长成小人了,可以动了呢!次和妈妈打招呼。

2.滑动

一般发生在孕中后期,晚饭后倚靠、睡前平躺。把手放在肚皮的一侧,胎宝就会像鱼一样,一下子从手压到的一侧滑到没有手压到的一侧。

@次当妈妈的晴晴:狡猾点,我会又压肚子另一侧,那胎宝就会滑动一个来回。有时候不用放手,你就会感觉肚子里呼噜一下,一条小鱼在肚子里滑过,小鱼高兴时,会游几个回合。

胎宝宝可能表达的是:我吃饱了;感觉非常舒适,心情很好。

3.有一个点持续跳

通常发生在下午4点左右或者是半夜。跟成人的心跳差不多,感觉到肚子的某一个点在一直动,但是却看不到肚皮有起伏,每次都能持续10~20分钟左右。胎宝发出这样的动作位置还很固定,不是肚脐眼左侧偏下就是肚脐眼右侧偏下。

@于女士:刚开始我不懂,有点怕:这胎儿心脏发育太有力了,能振动肚皮,不是出什么情况了吧!

胎宝宝可能表达的是:妈妈,我在打嗝呢。

4.一会儿这边鼓起来,一会儿那边鼓起来

半仰卧时会比较明显。胎宝做这个动作一般鼓起来的位置是呈对角线分布,且鼓起来的间隔时间很短,发生时会感觉肚子咕咚两下,只有妈妈感觉到肚子里有声音,且肚皮有微微的张力,像要撑起来。

@二胎张妈妈:动时有点困惑:肚子是不是太小,小东西施展不开?

胎宝宝可能表达的是:妈妈,我在翻身哟~

5.同时有一或者两个点鼓起来

一般发生在坐着的时候,会突然感觉有一、两个地方撑起来一点,轻轻柔柔的摸它会慢慢的柔软,消失。

@徐徐爱宝宝:孕晚期的时候,竟然明显看到了胎宝的小脚丫,把我激动的!可惜,踢肚情景现场没记录到。

胎宝宝可能表达的是:我在伸懒腰呢。或者是:哎呀,我有点被挤到了。

6.突然鼓起很大或是突然动了一下

一般发生在环境变化或者妈妈情绪变化。感觉肚皮表面变成一个大斜坡,能明显看出肚子形态发生了变化,椭圆变成斜面。

@胡妈妈:印象较深是孕晚期体检做心电图,冬天,凉凉的润滑油涂在皮肤上,不禁打了一个激灵后瑟瑟发抖,仅接着我的肚子就轰隆一下,鼓起老大一个包。

胎宝宝可能表达的是:我害怕,妈妈。

7.叽哩咕噜连续动

多发生在饭后或者喝完高热量饮料后。感觉肚子里像在做广播体操,是快进版的。盯着肚皮看,会有明显的起伏变化,动起来能持续1~2分钟。

@杨女士:孕后期的时候,婆婆妈经常看见我肚子这样在动,用又爱又嫌弃的口吻:这孩子怎么这么淘气呢!

胎宝宝可能表达的是:能量很足,我要活动下。

产科医生指出:胎动一般发生在18-20周左右,有的16周就可感觉到。二胎或者三胎妈妈感觉胎动会比较早,国外报道个别妈妈宣称在12周就可以感受到了。

那么,怎样数胎动并判断胎动呢?

医生建议各位孕妈咪:孕30周开始,每天早、中、晚固定一个方便的时间数3次胎动。双手置于腹部,用纽扣做标记。胎动一次放一颗纽扣在盒子中,如果连续动一阵也算一次。一个小时后盒子中的纽扣数即为胎动数。

早、中、晚三次胎动数相加再乘以4≥30。如果少于20次,说明胎儿在宫内可能有异常;如果少于10次则提示胎儿在宫内缺氧,应立即去医院。

注意!当出现以下两种情况时,孕妈咪要及时到医院找医生:

① 如果2小时内没有感觉到10次胎动,需要等一会几个小时后再数一次。再数时,2小时内没有感觉到10次胎动。

② 如果你注意到连续3~4天胎动模式有很大变化。(比如,以前的几个星期内早餐后或者上床前胎动都比较活跃,但是连续3~4天在固定时间内胎动不活跃,甚至不动了)

小家伙在孕妈妈的子宫里,是非常活跃的,有时候也会造成很多假象,让你担心他,当然如果你感觉到有什么不舒服或者是胎儿的胎动不再像往常一样规律,那一定要去医院检查,不要在家里等待。

>>科学保胎,健康生产,不要错过宝宝的每一次产检。点击预约产科检查

>>做四维彩超,到现代妇产医院,记录宝宝的一颦一笑,送给孕妈和胎宝独一无二的珍贵礼物

我们不仅提供下线医疗服务,还提供网络问询服务
we provide not only offline medical service but also Internet inquiry.

咨询服务

了解更多详情+

本网站所有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特诊及医疗依据,未经授权请勿复制转载 藏ICP备16000082号-2

藏公网安备 54010202000240号